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运动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陈管洁, 张海林, 尹丽霞, 杜晓菊, 张慧嫔, 张永萍, 周起帆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 (7): 798-806.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2.07.005
摘要465)   HTML1)    PDF (1333KB)(16)    收藏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证据总结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将2021年3月—7月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方案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处方、运动监测、运动相关支持和运动效果评价5个部分。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肌少症患病率、骨骼肌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小腿围、握力、步速和简易躯体功能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肌少症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14),握力、步速、小腿围和简易躯体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构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方案科学可靠,应用该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肌少症相关指标,降低肌少症患病率,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小腿围在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中的效果研究
杜晓菊,张海林,尹丽霞,陈管洁,李晓亮,王政灵雪,郭桂,周起帆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 (8): 1187-1192.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1.08.011
摘要406)   HTML0)    PDF (723KB)(10)    收藏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的关系,分析小腿围在评估肌少症中的效果,为护理人员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高危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徐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男379例,女234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并进行握力、步速、小腿围等指标的测量。分析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 结果 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呈正相关。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下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2.7 cm(曲线下面积为0.909,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799);女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0.2 cm(曲线下面积为0.837,灵敏度为0.744,特异度为0.808)。小腿围与肌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男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32.7 cm(曲线下面积为0.889,灵敏度为0.907,特异度为0.745);女性小腿围的最佳截断值为29.7 cm(曲线下面积为0.844,灵敏度为0.766,特异度为0.797)。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腿围与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均呈正相关,当男性<32.7 cm,女性<29.7 cm时,提示患者有可能存在骨骼肌质量下降及发生肌少症,护理人员可通过测量小腿围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高危人群,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杜晓菊,张海林,尹丽霞,陈管洁,郭桂,李晓亮,张永萍,周起帆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 (4): 496-501.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1.04.003
摘要516)   HTML3)    PDF (889KB)(48)    收藏

目的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8月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模型构建组,将骨骼肌质量下降组(n=74)和骨骼肌质量未下降组(n=230)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模型预测效果的外部验证。结果 该研究最终纳入性别、BMI、小腿围、透析前肌酐4个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1,简化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1,实际应用的正确率为75.40%。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指标简单易得,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及时对高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饮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郭桂, 张海林, 尹丽霞, 张永萍, 杜晓菊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 (6): 877-883.   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20.06.016
摘要459)   HTML3)    PDF (847KB)(26)    收藏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饮食不良反应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饮食行为问卷对连云港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所三级乙等医院的36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患者发生饮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301例(81.8%)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饮食,其中42例(14.0%)患者出现低血压,14例(4.7%)的患者出现呛咳,5例(1.7%)患者出现恶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透析龄长、血液透析中后2 h饮食、饮食前收缩压低是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高龄、平卧位饮食是呛咳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饮食前收缩压高是恶心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存在饮食行为且易发生饮食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饮食患者的关注,并指导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饮食行为,减少饮食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